剖析BIM在高铁站房工程中的应用及其六大核心价值
摘要
引言
建筑信息化模型(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)或者建筑信息化管理(Build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),近年来已经成为土木工程行业中的一个研究热点,其应用价值得到建筑工程行业的广泛认可,也受到政府的重点关注并实行大范围推广。本文以某大型高铁站房工程为例,介绍采用BIM进行全过程施工管理。
工程概况
该高铁站房项目为我国山东省高速铁路的某一个大型站房,占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。该铁路是我国“四纵四横”快速铁路网青太客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,铁路房面积约40万平方米。整个项目从立项到通车预计两年半时间,超过10个以上特级施工单位参与建设。
项目BIM模型处理
该高铁站房项目模型是基于Revit建立的,建模方法采取Revit的中心文件来多方建立模型,模型分类为土建模型(结构与建筑,图2.1),机电模型(暖通、电气和给排水,图2.2-2.3-2.4)和装修模型。
.jpg)
图2.1 土建模型(建筑加结构)
图2.2 暖通模型
图2.3 电气模型
图2.4 给排水模型
算量计价
在计价模块中,实现基于模型构件级别的算量结果来进行套价,然后关联工程量清单结构。在整个计价过程中,通过引入一个核心元素——“工程子目”,使得工程量清单条目、模型构件、定额条目以及定额条目对应的人材机资源实现实时关联,大幅度提高计价管理水平。
现场管理
通过模型与施工组织条目和相关文档关联,既可以实现现场施工组织可视化交底,也实现施工组织可视化管理,快速生成4D模拟,以及平台提供的平衡作业线图功能,提前检查施工过程中资源调配的冲突。因为平台基于BS架构,可以通过移动端在现场录入完工进度数据,实现实时同步完工进度,优化管理。
对于该类大型工程另外一个重中之重的管理要点,就是现场检查安全质量问题的审核流程。对于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质量问题,在检查期间,必须记录其发现时间,优先级、严重度、提出人、负责人、现场位置、现场图片或其他现场数据,相关的施工组织计划,并且与模型构件关联等,在平台中形成问题库和隐患库统一管理。
结语
1)可视化协同,流程革新,应用5D BIM全流程可视化协同,革新施工流程和管理流程
2)精确检测,问题及时反馈,模型检测以及碰撞检测能及时进行反馈
3)量价分析,精确快速,在整个项目流程中,优化量价计算与管理
4)优化进度,精细化管理,对整个项目中的人、材、机进行精细化管理
5)信息整合,虚实对比,数据真实,实时决策,数据无缝衔接贯穿全平台
6)企业级平台管理,对于同类型项目进行数据积累,形成企业级大数据并进行分析优化管理
该站房项目的BIM应用管理是典型的VDC管理模式,实现该项目BIM应用,取得的较好的综合效益:减少项目变更30%,节约项目分析时间20%,控制的工程量误差在1%以内。
对于整个建筑行业来说,BIM管理以及行业大数据管理是发展趋势,通过协同多方管理,可有效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,从而提高项目的综合效益。
BIM的应用应该始终围绕以提升工程项目管理为核心,实现管理效益的提升,因此BIM技术、企业大数据以及项目管理系统集成应用是BIM的应用趋势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