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规划设计到生产建造的“全过程”BIM应用:数据安排妥了吗?
BIM核心理念与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一致,均是研究在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下,一体化交付完整建筑产品的手段和方式。如何成熟并广泛应用到建筑项目过程中,成为业内普遍关注的焦点。

12月27日,RIB受邀出席由四川省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协会主办的“第五届西部BIM高峰论坛”,与近400名来自行业的相关企业、协会、学术机构以及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和代表等一同探讨“全过程工程咨询与BIM技术集成应用”,分享前沿观点和实践案例,解决目前BIM应用的痛点难点,以满足西部建设领域对新兴技术促进新发展的增长需求,联动中国建筑业共同往数字化未来迈进。
信息化、平台化以及标准化程度不足
全球各行业的数字化意识增强,但国内传统建筑业的数字化水平仍远远落后于先进制造业,体现在信息化程度、平台化程度以及标准化程度的不足。根据调查,没有应用具有一体化实时信息更新功能的项目管理系统的企业,95%的项目数据将被丢失或者根本没有被收集。因此建筑业对释放生产力的需求日渐强烈。
2020年末新项目的BIM应用比率大增
值得高兴的是,工业4.0给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,尤其是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物联网以及BIM等一系列新兴技术的涌现,成为推动建筑及房地产业生产力提升的关键。
但目前国内市面上的数字化产品令人眼花缭乱,大多应用软件和平台亦较为分散、互不相通,触达不到企业级范围。如何进行从上而下的有效整合,企业纷纷寻找新的突破口改变现状,全新的项目管理方式和企业经营发展模式是思考的重点之一。同时,在如何进行企业数字化、项目全流程应用和人员协同方面,增值空间是极其巨大的。
5D BIM= 3D设计+ 4D时间+ 5D成本
纵观建筑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趋势,传统城市规划方式将会逐渐被5D BIM数字化城市规划和建造模式所替代。到今天,已有不少高瞻远瞩的企业为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付诸行动,从企业级别的项目实践中推进设计、制造、工程和供应链的全过程应用,打造一个拥有唯一真实数据源的信息化系统平台,推进生产力的革新。
大数据“智”飞跃,“云”端协同合作
在建筑及房地产行业,一个项目从规划、设计到生产及实施阶段,必经复杂而又精细的工作流程,涉及各方单位、人员及供应商,人工操作和协同分散往往使数据和信息得不到实时共享甚至缺失,因为数据错误造成返工和不必要的成本消耗。
从规划设计到生产建造的全过程应用
BIM信息化项目管理流程必须从企业级范围内去实施,保证实现数据的价值利用:
首先,在规划和设计阶段之中,方案比选、设计建模、算量计价的过程可看作为基础数据载体。例如,通过规范化建模规则实现快速设计和图纸校正,建立企业各类标准库(如集成合约科目、供应商及他们所提供的物料)形成主数据库去支撑合约规划,运用标准化的成本价算规则联动动态材料价格,从而支撑成本计算。
3、数据分析处理
最后,数据分析处理的作用还体现在收付款管理、总控管理和企业财务系统上。从基于模型的可视化形象进度分析、延误节点的自动汇总及上报审批、对企业级严重质量安全问题及明细进行的分类汇总、多个周期的计划及完成产值的对比、不同管控维度的产值对比分析等智能数据分析报告,助力管理人员高效地作出精准决策。
4、企业级BI总览